去IOE化”已经提出十年有余,如同很多构想、倡议、技术概念一样,几年后,这句口号的热度就渐渐消退了。直到今年,“去IOE化”突然再一次的频繁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。

什么是“去IOE化”?又为什么要“去IOE化”?十年前提出的概念为何又被重提?今天就由小偶带大家看一看,去IOE化的前世今生

 

初提“去IOE化”


IOE之中,I是指服务器提供商IBM,O是指数据库软件提供商Oracle,E则是指存储设备提供商EMC,三者构成了一个从软件到硬件的企业数据库系统。

 


从上世纪90年代起,由这“三座大山”构成的数据库系统在中国市场占垄断地位长达20年之久。借着国家为促进进电信行业发展而提出的“九七工程”这股东风,其市场占比一度逼近96%。即使到了2015年,仅Oracle一家的市场份额也还有56%之多。而所谓的“去IOE化”正是要消除这三家公司影响。

“去IOE化”最早是于2009年提出。当时提出这一口号主要有三个原因:
 
一来是当时数据库系统难以适应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需要,互联网正值发展高峰期,传统的数据库产品越来越难以适应。同时,去中心化,大面积分布式计算架构已经成为了趋势。
 
二来是因为维持IOE的成本太过高昂。一台IBM小型机500万,两台小型机所需的存储300万,Oracle一年的基本质保几十万等等……一笔笔巨额账单让无数企业要么头疼不已,要么望洋兴叹。
 
最后是因为对于当时的企业来说,几乎没有什么国产数据库产品可以选择。行业规模小,产品质量及性能也乏善可陈。再加之国际大厂的挤压,孱弱的国产数据库行业亟需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。

 


在之后的几年中,随着国产数据库的崛起,云计算的飞速发展,在国内互联网行业中Oracle的地位正在逐步被国产数据所取代。数据库行业中也涌现了一批快速发展的头部选手,国产数据库的应用领域也走出了互联网,应用到了更多专业领域的业务层面。
 
可以说就是在近几年,也就是云数据库概念崛起的时间节点上,国内数据库行业已经有了完成“去IOE化”这一目标的底气。
 
之后的几年,尽管整个行业也还是在继续做着“去IOE化”的事情,但或许是因为已经有了底气,也或许是因为技术人的内敛,这句口号却已经鲜少有人提及了。直到最近,“去IOE化”才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。

 

“去IOE化”浪潮缘何再起


仿佛一夜之间,已经功成身退的“去IOE化”浪潮又回来了,而且范围更大,来势更猛。
 
旧事重提,固然是因为潮流涌动之下,不进则退再无他法,同样也是因为经过多年沉淀,时机成熟可进一步。
 
一面是“以内循环为主的内外双循环”,“新基建”,“智慧城市”等相关政策的鼓励。另一边,棱镜门经年未散的余波,也在国际形势变化的前提下更加令人担忧,尤其是在数据安全方面。


去IOE化的背面其实就是数据库的国产化,而去IOE化的进程本身也能推动国内IT产业的发展。在未来彻底摆脱个别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局面。
 
云数据库产品的崛起,云原生应用的发展,让“去IOE化”中的核心环节“去O”有了更成熟,更经济并且更高性能的方案。
 
云数据库的发展已经足以和传统商业数据库分庭抗礼,在某些场景更是技高一筹。尤其在全面上云的大背景下,费用高昂、运维复杂、扩展性和可用性不高的商业数据库受到了不小的挑战。
 
反观云数据库则因天然为云定制,具备云计算的弹性能力,兼具开源数据库的易用、开放特点,及传统数据库的管理和处理性能等优势,成为企业的最佳选择。

 


拿偶数科技 OushuDB 来说,计算集群之间的数据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共享;弹性扩展架构,增删节点时无须对数据进行重分布,系统可用性高,扩展性好。
 
OushuDB 完整兼容 ANSI-SQL 等国际标准,支持混合工作负载;产品中内置了机器学习算法库,扩展了数据库分析功能。
 
OushuDB 采用了一系列领先的性能优化技术,包括基于SIMD的全新执行器,动态流水线架构,基于SIMD的压缩解压算法等,可以实现PB级别的大数据交互式查询。性能比传统数据库快5-10倍。
 
作为一款云数据库产品,OushuDB 做到了计算与存储的完全分离,实现了执行引擎的完全弹性。毫无疑问的,偶数科技已经成为了帮助企业撬动IOE这“三座大山”的力量之一。
 
截至目前,偶数科技的云数据库产品已经广泛服务于金融、通讯、电力、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。

 


如果说之前的“去IOE化”是潮流涌动,那么现在的“去IOE化”则是巨浪滔天。无论是数据库厂商还是客户,只要能够顺势而行,则必将傲立潮头。